皮肤病是人类疾病中的顽症之一,治疗不易,易反作。皮炎更是许多皮炎患者的一大心病,许多皮炎患者,全身瘙痒,尤其是夏季各种抓痕更容易感染。所以皮炎的症状又分为哪些类型呢?以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一、神经性皮炎:本病以中青年多见,先有剧烈瘙痒,后有皮肤损伤;皮疹为扁平丘疹,苔藓样变,无渗出;皮疹以颈、四肢伸侧、腰、腘窝、外阴多见;病程慢性,常反复。
异位性皮炎:成人期的皮损可与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相似,但其它的临床特征,如婴儿期的湿疹史,家族遗传过敏史,皮肤白色划痕症阳性。
过敏性皮炎:起病初期以面颊部为主,初期为散发或聚集性小红丘疹或红斑,逐渐增多,并可见小水疱、黄白色鳞屑痂,可有渗出、糜烂及继发性感染。痒感强烈。长期表现为干燥、粗大、隆起的棕红色丘疹和粗糙、带屑的棕褐色苔癣样变,可融合成片状。在抓伤后,通常会出现少量的渗液,表皮脱落和抓痕。
夏季皮炎:初起皮损为针尖大小的红斑、丘疹,因瘙痒搔痒可出现抓痕、血痂、皮肤肥厚和色素沉着,无糜烂和渗液,好发于成人四肢伸侧。温度下降时,病情可明显好转,并可自愈,病情与气候有明显的相关性。
异位性皮炎有时在出生几个月内发生:婴儿可出现皮肤潮红、渗液,脸部、头皮、尿布、手部、手臂、足部或腿部出现结痂皮疹。一般3~4岁,皮炎消失,但常。儿童和成人较年长的皮疹通常会出现(或)于一处或数处,尤其是在上臂、肘窝或窝。疹子的颜色,程度和部位各不相同,但都有瘙痒。
脂溢性皮炎:皮疹初为毛囊周红的小丘疹,逐渐发展并融合成黄红色斑片,上面有油腻的鳞片或痂。临床表现因病灶位置不同而略有差异。小儿脂溢性皮炎常在出生后1~3个月发病,前头顶或整个头皮上可覆盖厚薄不等的油腻性灰黄色或黄褐色痂屑,可累及眉部、鼻唇沟、耳后等部位,微痒。通常在3~4周内治疗,若持续不愈,常合并感染或异位皮炎。
日光性皮炎:是日光所致的迟发性光过敏性皮肤病。多形性皮疹的临床表现为红斑、丘疹、疱疹、糜烂、鳞屑、苔藓样变,多以某种类型的皮疹为主。
蚊虫叮咬型皮炎:是被蚊虫叮咬后,由于接触蚊虫体内的毒液或虫体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。较常见的害虫有跳蚤、虱类、蛾类、蚊子、臭虫和蜂类等。有红斑、丘疹、风疹等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或大疱,蜇咬部位可出现瘀斑或水疱。
上述是皮炎症状的八种典型类型,通过以上了解,相信大部分患者应该清楚自己的皮炎症状属于哪一种。皮肤发炎的病人要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,这样才能事半功倍。也希望广大皮炎患者早日康复。